股市“鑽石底”咋成了“豆腐底”
受到上交所擬設立風險警示板消息影響,本周一滬深兩市震蕩開盤後,ST股就大批量跌停,滬指盤中向下觸及2107點,跌破此前被市場人士譽為“鑽石底”的2132點,再度創下A股市場3年來的新低。在外圍市場轉暖的形勢下,為何中國股市仍然跌跌不休,股市“鑽石底”怎麼就這麼不經破?股市的底部究竟在哪裏?
“鑽石底”屢次一跌就破
管理層近來加大市場治理的力度,在上周五最新公布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股票交易實施細則》中,將風險警示股票價格的漲幅限制為1%,跌幅限制為5%,這種不對稱漲跌幅政策將使垃圾股今後再無炒作空間,從而加速了垃圾股退市的步伐。受此影響,本周第一個交易日ST股票幾乎全線跌停,大盤也因此再度受挫,再次跌穿“鑽石底”。
事實上,自今年1月6日滬指盤中創下新低2132.63點後,市場進入震蕩反彈階段。此後,有關2132點是市場“鑽石底”的說法逐漸被傳開,“鑽石底”也一度成為投資者心目中的市場底部。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認為,以此為節點,優質股票進入了投資區域,顯示出鑽石般的投資價值。
然而,7月26日滬指盤中下探至2124點,首次跌破“鑽石底”後,市場信心受到嚴重打擊。隨後幾個交易日,“鑽石底”又被數次跌破,滬指艱難守住2100點關口。
北京科技大學管理學院經濟貿易係主任何維達對本報記者表示,股市不斷下跌主要原因是:第一,二季度的經濟形勢比預期的要差,直接影響股市;第二,IPO(首發募股)沒有減緩的跡象,導致供求矛盾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第三,股指期貨做空力量很強大,而且還沒有停止做空的跡象,現在中國證監會對股指期貨這個昔日寄予厚望的機制沒有找到可行的管理辦法;第四,股民信心嚴重缺失。
底是跌出來的不是算出來的
回顧中國股市20年歷史,真正堪稱“鑽石底”的是325、998、1664這三個數字,代表了A股市場3個重要的歷史低點,每一次歷史大底的形成,都是在市場極度悲觀時出現的,都是經歷漫漫熊市跌出來的,而不是算出來的。
財經評論員葉檀也表示,“鑽石底”之所以會成為“豆腐底”,是因為只用股指這一個變量來考查市場。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的估值很便宜、市盈率也很低,只是據此就認為股市已經到底部,這種看法有些片面和極端。
俗話說,熊市不言底,跌透了便成了底。盡管“鑽石底”已被擊穿,李大霄仍堅持“鑽石底”的觀點。他表示,雖然盤中打穿了2132這個點,但這是很正常的波動。“鑽石底”其實並不是一個具體的點位,投資者不必太過拘泥“鑽石底”指的就是2132點,也並不是說這是一個不能破的底。股市的正常波動表現出來的就是股指的上下震蕩,既然是震蕩就需要一些空間。
不過,何維達對此並不認同。他表示,大家都認為滬指2132點是股市的“鑽石底”,這是不太科學的。因為所謂的“鑽石底”並沒有界定時間和空間。這就好比6124點不是滬指的最高點一樣,如果把時間放寬30年,滬指攀上10000點大關也不是神話。
應辯證動態看股市
“鑽石底”再度被跌破也讓市場對股市的信心受挫,看空情緒正在市場蔓延。對此,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經濟增速明顯滑落,不僅打破了人們對GDP增速的習慣性樂觀預期,而且還實實在在地改變著企業或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目前A股市場的糟糕走勢,正是反映了人們對經濟增長預期的悲觀,以及上市公司業績普遍下降的客觀實際。
那麼,“鑽石底”失守後,股市還會下跌多少呢?何維達表示,熊市的底部在哪裏,誰也說不準。能否走出底部,管理層任重道遠。熊市見底的標志就是供求矛盾逐步解決,股民信心得到恢復,成交量放大,股價逐步回升。要使股市好轉,必須具備如下主客觀條件:一是堅決否定國際板;二是減緩IPO速度和限制增發數量,逐步解決供求矛盾;三是鼓勵和推動更多機構和基金積極投入股市;四是嚴格監管股指期貨的做空,防止惡意做空。
“目前正是人們對宏觀經濟預期最悲觀的時刻,這一悲觀預期所帶來的壓力已得到全面釋放,包括在股市上的表現,因此,將來不會再有更糟糕的經濟預期出現。”董登新表示,無論熊市熊到何種程度,都是股市周期必然要經歷的一種形式,它是牛熊交替周期中的一種市場狀態。越熊越有可能是一種機遇。我們應該辯證地、動態地看問題。誰能否認,2005年的1000點就是投資者的最大機遇呢?誰又能想到2007年的6124點卻是投資者的滅頂之災呢?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cs.com.cn/xwzx/zq/201207/t20120731_3433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