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乾升」 小經紀行遭殃
【本報訊】美股今年表現在一眾發達國前列,無奈卻是「乾升」格局,盡管標普500指數累升16%,但散戶對股市不及以往積極,令美股交投連跌3年,3年來平均每天交投量劇減36%,連同交易操作趨電子化,導致經紀行佣金收入大減,被迫裁員或結業。
交易趨電子化 佣金大縮水
基金經理減少買賣股票及增加電子化交易,令透過電話完成交易的經紀行佣金收入大幅萎縮,不少經紀行經營環境陷入水深火熱。三藩市投資銀行ThinkEquity宣布將關閉股票交易業務,去年收購經紀行Hudson Holding Corp.的Rodman & Renshaw亦告知監管當局,因缺乏足夠資金而將停止交易。
成交減36% 被迫裁員結業
Investment Technology Group數據顯示,美股平均每天交投量從2009年93億股,劇減36%至上季60億股,而且同期每股交投平均費用亦大減31%。今年來,包括野村等多間證券行,均先行裁減股票經紀甚至關門大吉,以應付業界寒冬。
ThinkEquity行政總裁Greg Wright表示,業界經營正陷入困境,已沒有足夠佣金收入給予現存的市場參與者繼續營運,業界將需進一步整固業務。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9fcdf767-57bc-411e-bc05-e34f08b197c3-215864?section=004)
香港班經紀成日鬧港交所 (通常只是鬧李小加一個) 延長交易時段搞到無啖好食,其實這幾年全世界都仍然在海嘯陰影期當中,根本無心機無信心買股票。加上現在都市人自己上網落盤,仲會打電話給經紀的人買少見少,這是世界潮流,不可改變。你可以等股市氣氛改善多番d生意,但事實歸事實,股票經紀的價值今非昔比,沒落已經是「新常態」,常常懷緬往日的好日子,固步自封是不設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