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個原因小弟鍾意聽 / 讀石Sir的高見是因為在很多大問題的理念大家是一致的,可能是因為大家都叫做讀過吓書,又夠市儈吧!
簡單講句,香港奉行低稅率政策,根本無可能又不收稅又可以保人人退休有錢駛!一定要針對真正有需要的人士選擇性提供援助。出力推全民退休保障的議員,我不排除有些是真心,但更多是在做政治 show,因為你問人「你退休後政府養你好唔好呀?」有誰人會說「唔好」跟錢作怪?!所以這是最好的方法去爭取選票,爭取連任。至於廿年後香港庫房頂唔頂得順?Sorry,他已經收了多年的議員高薪拍拍屁股退休了。
退休保障 要靠自己
撰文:石鏡泉 經濟日報副社長兼研究部主管
欄名:經濟與投資
有團體會遊行,要求全民退休保障。40年前,筆者做學生時,對港英政府也有叫過這個口號。今時,仍很想叫,但再叫不響了,因為美國的財政懸崖清楚告訴我們,全民退休保障不易為,要為,大家先要作付出,並要準備取回可以大大少於所付出者,這種全民退休保障你要不要?
兩天的聖誕假期十分好,讓筆者有時間去找資料,去談這個大問題。下文,你可以罵筆者涼薄,不講愛心,只講金,但退休保障能不講金?
學生時,曾講過美國的退休保障真好,能老有所依,今時資料告訴我們,據美國貧窮標準,領退休保障中,仍有8%的人,是活在貧窮綫下。而更慘的是如沒有這個退休保障,有48%的美國退休者,會掉在貧窮綫下。48%退休者不在貧窮綫下不已是好?從另角度看之,這48%的人,可能只是僅企貧窮綫上,即是他們的生活可以是捉襟見肘,僅夠溫飽,無得食蝦餃,這種退休保障生活,是否值得我們羨慕,效法?
美國的退休保障立法於1935年,大蕭條之後,原意是好的,旨在⑴政府撥款億萬,供養老弱傷殘。⑵協助人民儲蓄養老。如果政客能於計劃伊始,就告訴大家真相︰這個退休保障,只能「補」你一些,要足夠保障,還得靠自己,做一切問題都沒有了,可惜政客會為爭取(買)選票,而欺騙選民,選我出來就保你有保障,結果就使到退休保障變成無大保障。
理論上,這個退休保障計劃是這樣的,僱員供月薪6.2%,僱主供員工月薪6.2%,合共12.4%予社會保障基金,自僱人士則要供月入12.4%。年入106,800美元以下之數就不用納此稅。只要供足10年,每月供款不少於50美元,到65歲時,就可以月領1,000至1,200元,一直到去世。
供者少領者多 退保遲早爆煲
大家一看這條數,就知道這種計劃一定爆煲︰
1.每人每年最多繳保障稅13,243.2美元(106,800X12.4%),65歲之後可以每年拿回14,400元。由於退休保障是跟通脹掛鈎,故至65歲時所拿回的是今時的貨幣值14,400元,以每年2%通脹率計,30年後是每年拿回26,084元,50年後是每年拿回38,759元。
2.如果有人不斷失業,一世人只打了10年工(不少自由職業者都是愛自由不愛納稅),又每月只納50美元時,打工一世供款也只是60,000美元,以後每年拿回12,000至14,000元,是這位退休者必贏,其他退休者和政府必輸。
事實上最近有11年,美國社保基金都已是供款不夠支出,估計再過多20年,全部社保基金將用完,便退休無保了。
怎解決?不外增收減支。
⑴加稅。這個稅率一起始時只是僱員、僱主各2%,到今時才升至共12.4%,但隨着人壽增長,明顯地12.4%也將不足夠,要提升,有傳要加至13.4%。
⑵推遲派。以前是62歲便可領退休福利,但由於供款不足,已將領退休福利延後至65歲,今時傳要再提升至67歲始可領退休福利。
⑶減支。退休福利跟通脹掛鈎原意是保障退休者的生活,今時奧巴馬或會改變個計算通脹率的方法,不用沿用的CPI,而用Chained CPI,這是甚麼?很簡單,人是靈活的,牛肉貴了,你便會改吃較平價的雞肉,營養不減,支出減,按這方法可以將每年的通脹調整減低0.3%。不吃牛肉確可吃雞肉,但不知如醫藥費貴了,是否不吃中、西藥時是否可喝神茶?這個Chained CPI計算法是有點搵笨。
美國這個退休保障制度之所以不保障,除了一起始就是有意欺騙人民,讓人民以為真是可以月供少少,他日就可以拿多多外,還有5個死穴。
⑴人口老化。2011年美國領退休保障者有5,400萬人,供退休保障者有1.58億人,約是一個成年人對三個後生,而仍可以出現11年入不敷支,到10年後,戰後出生者都有領取,無供款時,入不敷支更嚴重。
⑵人壽延長。這個退休保障立法之初,就有支持者謂據當時的人均壽命只為35歲(因為當時有打仗和醫療不好),能活到62歲去領退休保障者人數不多,故該制度可以運作無憂。今時人生70已不是古來稀,醫學界謂,今時出生嬰兒已可平均活至120歲。25歲出來工作,65歲退休,工作40年,供款40年,但退休領款可達55年,怎保?
⑶支出改變。以前人生存主要靠糧食,但要活到120歲,食用不多,醫藥費用就不少,上網費可以多過買米錢,以前不用交租交管理費,今時光是物業管理費已可二、三千。
⑷投資回報低。如果美國持續有財赤,QE不斷,利息必然低,而且會低於通脹率,任何供款的投資回報率必低,將不可以應付未來生活所需,又或者要本金(即供款率)大幅提升才可。
「Pay-as-you-go」累事。這即是中國人的養兒防老,這個兒不是真的你個仔,而是後生一代,但當我們對下一代是限生,而下一代又是限生,不是增生時,一個仔,怎能養活兩個老嘢。
結果?
一直以來新加坡政府給世人的印象是,他們很有遠見,很照顧到人民的生活,但在90年代,新加坡政府對一項民意調查十分不安,這份調查顯示,新加坡人民大部分相信政府能保障其退休生活。人民信任政府有力提供保障,不是很好?新加坡政府認為不是,因為退休是長遠事,誰能(包括政府)保證百年金身不壞?於是新加坡政府推出個黃老太計劃,找來個黃老太做代言人,以巴士展覽形式,在新加坡穿梭,教導人民不要只信政府能保其退休生活,要自己也作安排。政府謂自己無力,是謙虛還是實情?這跟今時港政客,樣樣都謂政府來搞定,哪個是大政府主義?
退保要有多付出少回報準備
當我們要求全民退休保障,首先是要計數,不是叫口號,一毫子是吃不了碗仔翅,只能吃粉絲,如我們真要為港人好,首先要做的是:
1.檢討強積金供款率,再不要僱主僱員各供5%,而是要起碼像美國的供13.4%,最好是共供17%,為甚麼17%?這是筆者於1995年向《紐約時報》金融社論的主筆人討教得來的數字,而且還要投資回報年逾8%始可。
2.要着重港人的體質提升,牛肉貴,不及藥費貴,而這個體質提升還包含防病的意義,對此,食療與中醫是可以幫上大忙。
3.不要再講大話,要求全民退休保障,要明白連可以印銀紙的美國都做不來時,我們怎能靠賣貴地的港府可以做得來?我們應要老實地跟不少中產者講,政府退休保障無你份,政府只能「補」,不能保,只有傷殘老弱的才有得保,所以快快定出個貧窮綫(這個目前是交由扶貧委員會去訂),盡快讓港人知道,在何收入水平以上就連「補」都可能無時,應像新加坡黃老太那樣,早點儲蓄,多點儲蓄,靠自己。
4.政客/政府亦應告訴港人,政府不是萬能,因為錢不能印出來、天上掉下來、樹上長出來,如果自己不為自己打算,就只好揸兜。
⑸政客亦應清楚告訴港人,納稅是義務,不要求回報,最不應講的是納稅日後要有着數,其實着數就在跟前,一個安穩社會,你已賺到錢(不然就不用納稅),已是最好的回報。
不要以為筆者很偉大,只求納稅,不要求回報,而是一如本文第一段所言:
「全民退休保障不易為,要為,大家先要作付出,並要準備取回可以大大少於所付出者。」如果你認為不是,請你教我怎計數。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f7e9f3f4-c649-4d33-9c1d-cbf91d36ba14-527682§ionId=003)

500億的基金可保全香港的老人家?唔好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