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環宇海灣於08年爆發金融海嘯後批出,每平方呎發展成本僅4,740元,以首張價單折實最平呎價7,634元計算,利潤已達60%。
海嘯影響 補價約27億
由長實(00001)投得的荃灣環宇海灣,屬港鐵(00066)荃灣西七區(下稱TW7)項目,是四個荃灣西鐵物業項目之一。項目在07年推出招標時,補地價為35.4億元,每平方呎補地價約2,900元,最終在缺乏承接下流標。
港鐵在08年重推項目招標,但受金融海嘯影響,項目補地價跌至約26.6億元,跌幅近25%,即使連同入場費2.4億元計算,總地價成本約29億元,每平方呎地價成本只有約2,400元。
每呎發展成本約4740
據資料顯示,當時公布的項目投資額約60億元,其中建築及利息成本約31億元,即每平方呎只有約2,550元,比現時動輒4,000元的建築費,低約36%。若果以項目總投資額計算,假設「發水」30%及實用率80%,項目每平方呎發展成本約4,740元。
發展商昨天公布了項目首張價單,首批350伙單位定價介乎535.2萬至1,309.6萬元,呎價則約9,062至14,328元,比每平方呎發展成本4,740元,高出91%至2.02倍。即使在扣除所有折扣後,以最平的單位呎價7,634元計算,仍比每平方呎發展成本高出60%。
撰文:古廣榮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cff681b1-6423-4f4e-9cc5-1a636c0cc71d-999637?section=001)

如果《經濟日報》的估算正確的話,說好的 $4000 建築成本呢?究竟是
1) 地產商們報大數,or
2) 李生 (自己諗是大李生還是小李生) 成本控制得宜,or
3) 李生將貨就價用$2600 建本應用 $4000 的樓呢?
還有,我最討厭就是這些地產商們成日話:如果售價計落低過成本價,哪會有人起樓?做生意本應是有蝕本的風險!賣樓是實賺的?這就是「掠」慣我們小市民的 mentality!!
地產霸權,這可是名副其實!
Please come and like my Facebook Page if you find my blog interesting: https://www.facebook.com/jailbreakpl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