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如此!
史上第一個衍生工具
撰文:周顯
欄名:周顯手記
泰勒斯是「希臘七賢」之一(約西元前624年至約前546年),被稱為西方的第一個哲學家。他曾經到過埃及,跟隨當地的祭師學習,在數學上的造詣很高,發現了幾何學上最基本的「泰勒斯定理」﹕假如A、B、C是圓形上的三點,而AC點連結的線是直徑,則ABC必然是直角。
這位仁兄有着不少膾炙後世的軼事,例如說,利用金字塔的例影去測量金字塔的高度。他出生於一個富有家庭,長大後,正職是商人,身份是哲學家,有一次,他用騾子運鹽,過河時,鹽被水溶解了一部分,重量便輕了。於是,這頭騾子每過一次河,便在河中打一次滾。泰勒斯為了「懲教」這頭畜牲,便要它改馱海綿,海綿吸了水後,重量大增,這頭騾子從此不敢作怪了。
泰勒斯的威水史
現在說到正題了。話說有一個常常被引述的故事,就是說他預料某年的橄欖會豐收,所以事先租下了全村所有的壓搾橄欖機器,乘機抬高價錢,賺了一大把。
以上的這個常被引述的故事,雖然正確,但卻不精確。如果照上述的故事內容來看,不過是一個典型的投機倒把個案而已,並不需要甚麼高智力,也早在更早得多的時代,已經很流行了,有何值得記載之處?
泰勒斯的水平,遠比這個故事的描述高明得多。
這個故事,是記載在阿里士多德的《政治學》。簡單點說,這個故事的重心點,是在於他租下整個米利都,也即是他所居住的地方,以及希俄斯島的所有壓搾橄欖機器,但其合約形式,是只付了訂金,而在訂金以外,他和壓搾機主人的合作形式,並非以固定數額的租金去支付,而是把壓搾橄欖油的收入所得,大家按照比例,去分成。
所以,如果他發現橄欖油的價格不如理想,甚至連成本也收不回來時,大可以放棄這宗交易,後果就只是放棄了訂金而已。
橄欖機與期權
這訂金的本質,其實是相等於期權,也即是世上的第一宗衍生工具。此外,衍生工具的本質,也帶含了槓桿,因此這也是一宗槓桿式的投資。還有的是,他既然租下了兩地所有的壓搾機,而橄欖油亦是希臘人的必需品,故此,這也是一宗民生必需品的壟斷。
根據阿里士多德的記載,橄欖價格最終有如泰勒斯的所料,上漲了,所以泰勒斯也狠狠的賺了一把大錢。這個故事在西方廣為流傳,而多位金融大師寫了多本不同主題的書,也把這個故事,引述作為不同主題的例子,記載了下來,我最少也看過五、六次了。隨便舉一個例子,Robert Shiller便在其《Finance and the Good Society》提起過這個故事﹕「他在希俄斯和米利都的所有橄欖油作坊都下了訂金,由於沒有競爭者,所以他約定的租金都很低。當收穫季節到來時,他按照自己的意願,出租這些作坊,因而賺得盤滿砵滿。」
我不明白,這麼多的大牌學者,竟然看不出這個故事的明顯錯誤。這個錯誤當然是因為不懂得經濟學的阿里士多德所犯下的,但是眾多金融學家,居然沒有人看得出來,真的是一群笨蛋了。
阿里士多德的謬誤
簡單點說,按照最簡單的經濟學原理,橄欖豐收,橄欖油的價格不會上漲,反而會下跌,因為「貨多價不爽」,這是智商100也能明白的道理,不必多作解釋了。
所以,泰勒斯預見橄欖豐收,便不應該買入橄欖,反而應該租入壓搾機,因為豐收的結果,就是對壓搾機的需求增加,壓搾機的收入大升,是順理成章的結果。所以,阿里士多德的說法,認為因為橄欖油的價格大漲,因而令到勒斯發了大財,是錯的。
另一方面,Robert Shiller說的﹕「由於沒有競爭者,所以他約定的租金都很低。」這也是想當然的說法,因為當時的壓搾機主人,都不是傻瓜,不可能以廉價租出其財產,當時更不可能沒有競租者。
周顯大師的見解
周顯大師給予的正解是﹕由於這是一宗期權交易,而期權是值得付出溢價的,由於眾位壓搾機主人貪圖溢價,所以便統統把壓搾機預租給泰勒斯了。所以「低價租金」的說法,是違反經濟學原理的,也是不可能的。
至於泰勒斯所冒的風險,就是從付出訂金到橄欖收成的一段時間,如果遇上突然的天災,令到橄欖歉收,他的訂金就化水了。然而,如果遇上這種情況,壓搾機主人反而可以「殺訂」,先收一筆。因為假如橄欖收成不好,壓搾機主人的收入便減少了,先「殺」下了泰勒斯的這筆訂金,也不無小補。
換一個說法,泰勒斯所付出的訂金,就是衍生工具的溢價。當然了,當時的人對於衍生工具的溢價的計算不精,很可能給泰勒斯佔了便宜,也說不定。但是,泰勒斯在當時是付出了溢價,用高槓桿方式,來賺這筆錢,則是肯定的事。而前人的說法,從阿里士多德到今日的多位西方金融作家,則肯定是錯了。
Robert Shiller是耶魯大學教授,2005年擔任美國經濟學會主席,2011年被選為Bloomberg 50 most influrential people in global finance,2012年被提名諾貝爾經濟學奬,但落選了。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66630442-b46b-4891-925a-5f634c3b8bb1-599784?inews=746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