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 , ,

自從安倍晉三拜日本首相後,就吹起一陣「Abenomics」(安倍經濟學),對日本的前景似掀起了狂風巨浪!

研究日本經濟的經濟師當中,表表者一定是我舊舖野豬的 Richard Koo — 辜朝明。所以我上星期就拜讀了他最新的報告 — Potential benefits and dangers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easing。

Richard Koo

報告的頭半段,他表明即使日本如何瘋狂印錢,都是不會對日本經濟有什麼作用。看看美國和英國的例子:縱使他們在金融海嘯後大刀闊府狂印錢,其實錢只是一直留在銀行體系當中 (辜先生當然有舉證,但我在這裡不贅了);在商業世界中,大部份企業要不是忙著減債,就是被金融海嘯嚇破了膽不敢借錢 — 就算近符 0% 的利息都不敢借!

所以辜先生斷言,日本後知後覺,炒美國式大規模 QE,是沒有用的。

這麼說,即是 Abenomics 都是徒勞無功了?

那又不一定。 Abenomics 其中一點是,強調一定一定要將日本的通脹搞到2%,否則絕不收手!表面上根據辜先生的說法:因為央行印的錢只留在銀行體系當中,沒有大規模流出市場,是不會引起通脹,所以安倍只是癡人說夢話。但這只是 Abenomics 的虛招!安倍實際上想做到的是,將同一個「大話」不斷重複、不斷重複,10次… 50次… 100次… 1000次…!直至日本人聽到耳濡目染,真的以為通脹會升到2%!到時候市民為了不要被通脹蠶食自己手上金錢的購買力,將錢由沒有息收的銀行戶口拿出來投資,搏更高回報;企業認為日本的經濟氣候有所改善,變得願意去借錢擴張。如果這個如意算盤打得響的話,就當真大話變成真!

當然,如果如意算盤打不響的話,日本的經濟將會因過度的量寬而更病入膏肓,隨時永不翻身!所以安倍這次的行動可以講是搏到盡,背水一戰;他只可以不斷的 push,勢必要社會大眾被催眠成功!!!

話說回頭,今天香港特區政府,又何嘗不是用這一招「耳濡目染」?雖然土地供應有限,但不斷跟大家說「小心!樓價隨時會跌」,務必將大家認為樓市「只升不跌」的概念改變。當香港社會開始相信樓價原來是可以跌的呀!到時樓價就真的會對號入座,自己跌下來!

香港樓市會講吓講吓就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