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永遠保持長綫核心持股
撰文:黃國英 豐盛融資資產管理部董事
欄名:英之周記
堅持信念和固執之間只差一綫,甚至可以說是勝者為王,實際並無界綫。知所進退,需要超凡入聖的功力,一般人惟有從值博率及注碼管理去取一個平衡。
最近這次港股調整浪之中,自己主打策略是一路跌一路買。除了是跌市不跌股,恒指弱個股強之外,最大原因是自己並不相信國內又會推另一輪辛辣的調控措施,去年第三季度中國經濟陷入低谷,當時海外主流預測是中國將會硬着陸,在十八大之後經濟及A股才雙雙反彈,但力度只是有限,未夠半年,形勢依然未穩之下,假如一下子不小心推倒小小復甦的勢頭,隨時又重燃硬着陸的危機。所以無論國內朋友如何實牙實齒,自己也傾向用常識去判斷。
投資豐儉由人
要做到堅持信念甚難,倚仗的不外是自己的邏輯分析,還要面對人家好心相傳的內幕料來轟炸。下注要揮灑自如,一定要兼顧水位及值博率,譬如今次自己是睇好,消息則大大不利,可是A股在蛇年累積跌幅已接近百分之10,即是負面預期已消化得甚多,兩會偏淡這個結果,在閘前瘋狂落飛之後變得太熱,倒不如信自己循正路的分析,起碼有合理賠率。而且投資豐儉由人,當賠率上升,注碼其實可相應減少,投資不應舖舖都是有如賭命如此大壓力。
不宜全數清倉離場
自己另一個長期信念,是無論睇法有幾淡,也不宜全數清倉離場,永遠保持一些長綫核心持股,務求至少stay in the game。金融海嘯的時候,是有機會制度崩潰,股票向零進發,但經歷這一次考驗之後,再加上量化寬鬆,企業財務管理也學乖,基本上系統性毀滅的風險極微,股價頂多是有起有落,精選一堆股票長坐是應該有可為。
不少人錯誤時機沽清
死守一個核心組合,是要防止自己被捕捉市場時機的貪婪所誘惑。不少人自以為是,妄想低買高沽賺盡波幅,往往在錯誤時機沽清,當市況轉升又不甘心追回,結果往往錯失股價最大升幅的一段,到重新再入市時環境已變得十分艱難。尤其市場近6年見盡無數金融危機,情緒不易大幅波動,所以想做精仔,反而更容易變成傻仔。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13c8bb1a-f13d-4336-855b-5bed12130a12-858419)
其實我很同意 Alex 的做法,因為清了倉後當大市不是你所想,不跌反而升了時,你個心會好虛,驚買唔番d股票,然後可能你會好心急,、好不理性不顧一切衝入市去買貨以消除這份不安… 如果你是大師級,這份「感覺」 — 又或者是天生的觸覺 — 可以幫你成就大業;可惜這個世界索羅斯只有一個,大部份人胡亂衝入市時都是被一個反彈浪「色誘」追錯,又好一隻又肥又美的大閘蟹……
唔明?如果我用樓市做例子:你聽過多少個故事某某話覺得樓市見頂沽貨等撈底,結果樓價一去不復返喊都無謂?又見過多少人無樓在手,望住樓價升升升,最後都忍不了手不問價高追,但求一解這份望梅都止不了渴的痛苦?如果你高追時是 1998 年,就真係命苦啦!今天這種情況又再出現,樓市股市都一定有牛有熊,好彩的 2018 年才見頂,不好彩的下年見頂,又是命苦之時!所以如果我有樓,第二、三、四個單位我可以隨時走貨,但一為心安二為自住,一定要留有一樓有貨底!
講返股市,一心要留有貨底的話,首先要預咗賺不盡 — 熊市時是要輸番d出來。想輸少d的話,重點是為你的貨底揀股揀好d,要選有一定防守力的。派息又穩定又高是最簡單的標準。過去幾年最佳例子就是 REITS。不過今時今日它們升了這麼多後,我不肯定如果見下一個周期時,REITS 還撐得住嗎?在這個疑似牛市之際,大力進攻時,可能亦應為你的倉底貨組合動動腦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