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放長雙眼 睇李寧翻身騷
李寧(02331)今早發出通告,宣布行政總裁張志勇辭任,除標誌李寧將邁向新一頁外,亦代表張志勇在李寧逾20年的生涯告一段落。分析指,是次管理層及董事局成員變動,屬預期之內,不應被視為負面消息。事實上,今日李寧股價不跌反升,午後李寧公布改善盈利措施,更令升幅擴闊至10.8%,收市仍升7.2%,報5.03元。
自2004年李寧上市以來,張志勇一直擔任公司行政總裁,8年來帶領李寧走過高峰,惟內地體育用品市場現時正面臨行業過度擴張的苦況,持續疲弱,李寧業績表現一再令人失望,股價持續受壓。
對於李寧今日公布的人事變動,券商紛紛發表意見。里昂維持對李寧「持有」的評級。對於是次管理層人事變動,報告指雖然公司提出3階段的轉型藍圖以提升公司生產力及盈利能力,但在人事變動及行業受壓的影響下,李寧將需面對嚴峻考驗。
高盛:新管理層可提高競爭力
高盛則指,TPG對李寧的影響力會增加,管理層轉變意味着李寧要面對企業文化改變。報告又指,長遠而言,李寧擁有在內地體育用品最強的品牌,而TPG幫助供應鏈管理、零售及採購等,可提高公司的競爭力。高盛指,在眾體育用品股中,李寧長期前景相對正面,惟近期行業處逆境或會限制李寧表現,故維持李寧「中性」評級。
回看李寧近期動向,繼今年1月發出盈利警告後,於上月再發盈警,指今年第4季度訂貨會「價量齊跌」,較第三季度訂貨金額跌幅擴大,加上公司品牌營銷及推廣費用出現大幅增加,令上半年及全年盈利將錄得大幅下降。
行業競爭激烈 庫存愈來愈高
事實上,自去年開始,李寧業績就大幅下滑。去年全年淨利大減65.2%,至3.86億元人民幣;收入減少5.8%,至89.29億元人民幣;庫存金額則達到11.33億元,大增40.57%;庫存周轉天數也由上一年的52天增至73天。行業競爭劇烈、定單料持續下滑,以及成本上漲等負面因素,一直困擾李寧。為了控制成本,今年2月初李寧宣布裁員,涉及公司中高層人員。
和李寧一樣,一眾內地運動用品公司經歷了10年高速發展後,如今要面對高庫存、競爭加劇,甚至是價格戰的經營環境,均面臨盈利下滑的風險。據了解,近一兩年來表現較好的安踏(02020)今年第4季度訂貨金額亦出現大幅下跌;匹克(01968)亦遭遇相同局面,今年第4季度訂貨會,鞋類產品及服裝類產品下降幅度均為20%至30%。
股價自歷史高位下跌87%
曾幾何時,李寧曾經備受基金追捧。自2004年上市以來至2010年,每年業績均有可觀增長,2010年錄得11億元純利高峰,股價亦於同年4月底升至31.95元的歷史高位。惟往後體育用品行業競爭白熱化,令定單下滑,此後李寧也就風光不再,兩年以來股價一直輾轉下跌至上周五(6月29日)的低位4.3元,兩年多以來跌幅達86.5%。
(http://www.hket.com/eti/inews/43412)
2012年1月,李寧 (2331.HK) 向TPG發行了5.61億人民幣的可換股債券,可換股債券年利率4厘,換股價為每股7.74元;另外以3.5億元出售公司5.02%股權。雖然當時並沒有將行政總裁張志勇踢下台,但過了半年,TPG開始做嘢!
2009年5月,TPG入股達芙妮 (0210.HK),並由董事總經理馬雪征出任執行董事,結果?業績可人,股價至今升了個 double,而同期恆指只原地踏步。
所以我是很期待這次TPG運用他們在內地零售業的經驗,去打救李寧。講真,如果只比較內地的運動品牌,我相信李寧依然是龍頭,只要走對路,要重新做起個 brand 應該不是問題!
標題的「白武士」,除了指TPG的「拯救行動」外,還語帶雙關地指它的股價圖,有一個漂亮的「三個白武士」形態,3枝陽燭的成交量與日俱增,還破了3月以來下降軌,後市應當可以看好!所以小弟亦買了少少以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