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經小弟大力推銷後,全港市民全城爭購 iBond,所以正如大家報紙、電視所講,大手中籤的機會變小了,認購策略亦要相對調整。
根據上次 iBond 的經驗,應該會是申請n手以上劃一派得一樣數目的 iBond,如果你已經有足夠金錢申請10手8手,就應認真考慮是否借孖展乘大認購額,因為你申請10手跟借9成孖展申請100手可能是會分得一樣份數,那即是你白白蝕了孖展利息!雖然話 iBond 是必賺,但那「必賺」亦只是講緊5%咁大把,那麼孖展利息有可能會已經蠶食了你5%當中1、2%的利潤!
當然,如果你只有錢申請1手,你可以考慮會是否搏申請10手會抽到1手以上,而決定做孖展與否。其次就是選擇用那一間銀行或證券行。下圖已很詳情列出各銀行和證券行所提供的優惠。
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經銀行申請,你抽到的是「債券」型 iBond,是不可以在股票市場以 4214.HK 的名義直接賣出的,而是需要銀行替你在場外 OTC market 掛牌,根據上次的經驗是會比 4214.HK 的報價差。如果你想將經銀行申請到的「債券」型 iBond在股票市場以 4214.HK的名義直接賣出的話,你要叫銀行替你將它轉倉做「股票」,而這轉倉活動需時數天及有可能要收費,所以要自己衡量一下。
如果你是經證券行申請的話,分派到的就是真真正正的 4214.HK,可以立即在股票市場沽出。
點解搞到咁複雜?我點Q知?!你問問政府班友仔啦!
小弟自己就決定費事蝕息不做孖展了,只會用盡所有閒錢經「揸兜」申請,因為我懶得調錢去證券行,而與獅子銀行比它豁免了轉倉費。
Pingback: 又係時候收政府的回贈 | Plato @ Inves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