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 , ,

近來讀得多有關蘋果 (AAPL) 股價見頂報導,又見它這兩個月爆升得這麼快,都有點兒心思思賣了它袋袋平安。不過這篇文章提醒我不要太短視。

金融雲端:我仲信蘋果

2012年03月19日

乘着新 iPad的推出,加上 iPhone4S的熱賣,蘋果股價最近創出 600美元新高,市值趨近 5600億美元,拋離埃克森美孚的 4000億、 IBM的 2400億,甚至比所有美國零售股加起來都要大。《金融中心》版於去年 8月開張未幾,我已經為文唱好蘋果,指蘋果雖然大,但可以更大,當時蘋果股價 300多美元,想不到這半年升勢似火箭。今次有更多人用「大數定律」、「增長的極限」,甚至是「 5000億的咒詛」來試圖說服我,蘋果已變成大牛龜,我偏唔信邪,繼續 Buy。

個餅越造越大 未虞減速

蘋果過去三個月已升 55%, 2月底才破 500美元,不足一個月又闖 600美元,升得這樣急,短期難免回吐唞唞,但不代表無以為繼。

我知道,我知道,對於一隻去年銷售額 1280億美元的公司,要持續逾四成的增長率,已經代表今年要多做 500億美元生意,講就容易。有分析員甚至講︰「再繼續這樣的增長,遲早地球上每個男人、女人、兒童、畜生及石頭都要買一部 iPhone。」市場顯然認同,蘋果的大已構成問題,所以蘋果越大,市盈率就越縮,由 2007年的 25倍,變成現時的 13倍。
蘋果減速,確實是遲早問題,但我仍認為時辰未到,因為我還見到蘋果的市場不斷在變,在擴大。蘋果在主宰網上音樂、智能電話、平板電腦之外,仍在不斷開拓疆土,早前推出的應用程式 iBooks 2,便着眼於教科書市場,而 iPhone 4S的強勁鏡頭,也嚴重侵蝕了儍瓜機市場,一月份四大日本相機生產商的付運量較對上一年便急跌一成, Sony的數碼相機銷售,更加是 2009年以來最差。
另一個新疆界則是企業應用市場,通用電器及國防公司 Halliburton最近均容許員工,在工作時使用 Mac機與 iPhone,以代替 PC及黑莓手機。 iPhone與 iPad的商用發展潛力,仍然是未開發的新大陸。

蘋果正不斷重新定義市場的疆界,在過程中打造不同的平台,夥拍不同產業來提供內容及應用。最初蘋果開拓的智能手機市場,可能只是電子手賬及傳統手機市場的結合,但未來卻可能包攬數碼相機、手提攝錄機、多媒體娛樂、秘書服務、社交網絡、電子錢包等等市場。劃分的市場越大,蘋果可以分到的餅也越多。

鋪路派息 基金肯定搶貨

再者,蘋果還遠未達到人人一部 iPhone的境地,蘋果現時在美國的智能電話市場份額是 30%,但在全球市場中,每 100部智能手機只有 19部是 iPhone。新興市場中介乎 25至 34歲的智能電話一族,人口比西歐及北美多 14倍,蘋果擁有的絕非單單中國故事,也是巴西與俄羅斯的故事。
蘋果的減速不但未見兆頭,我說蘋果隨時還有重估的可能。蘋果現時的千億美元現金,折合近每股 105美元,預計還會一路飆升。行政總裁 Tim Cook今年情人節時露口風,為派股息鋪路:「我會是第一個承認,我們的現金已超過每日營運所需……因此我們正積極地檢討,我只要求一點耐性,讓我們可以謹慎從事,為股東作最佳決定。」

其實蘋果的增長,從來不是靠大投資或大收購而來,即使決定首度派息,與增長見頂並無關係,反而之前一大批因為蘋果不派息而不可沾手的保守型基金,可以解禁吸納。事實上,目前已有不少基金如中小型股基金、高息股基金與退休基金等玩擦邊球,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側側膊持有蘋果的股份,儘管蘋果既不派息,亦非細價股。

即使如此,蘋果貴為全球最大市值股份,但在很多美股基金的投資組合中,持倉往往偏低,連十大持倉股票都不入。一旦派息,更多基金可以名正言順吸納,估值可望重估。瑞信曾估計,若蘋果派息,市盈率有機見 15倍。

業績佳現金多 未見泡沫

其實,我不信邪的最重要原因,是蘋果依然不貴。如上面所講,蘋果這幾年的股價升值,是在市盈率不斷下跌中出現的,意味蘋果的股價,主要是靠盈利的急增來支持。一家手持過千億美元現金的無負債公司,業績對辦,市盈率與大市相若,恕我鼻塞,我實在聞不到一點泡沫或炒燶的味道。

丘亦生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20319&sec_id=15307&subsec_id=15320&art_id=16168373&cat_id=15523460&coln_id=15523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