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星期三是 MSCI 指數的換馬日,今日又到恆指換馬,各財經版都在講哪隻入圍股基金要追多少貨,被剔出的股又有多少貨會被沽。次次都講到入圍股一定升,剔出股多數會凶多吉少,有貨的快早走早著。還有當某次有股票在換馬期間重大波動時,傳媒就更會潑行火煲大佢,令人有個印象換馬股好好炒,好似是必勝!

憑我的觀察,其實換馬股十居其九都是無得炒!即是十隻裡面只有一、兩隻會因為 rebalance 而升。如果你只是是但根據報紙這些講法去炒,最後應該是得個桔。

以星期三為例子,被譽為最有得炒的是加入MSCI香港指數的第一太平 (142) 和加入MSCI中國指數的高鑫零售 (6808) ,結果由公佈起11/16開市至11/30收市,兩隻股分別由 $8.65 跌落 $8.37 (-3.2%) 和由 $11.22 跌落 $10.62 (-5.3%) ,無肉食之餘還要倒蝕!

(http://hk.news.yahoo.com/msci%E4%BB%8A%E8%AA%BF%E6%95%B4-%E9%98%B2%E6%94%B6%E5%B8%82-%E5%88%BB%E6%B3%A2%E5%8B%95-%E5%BB%BA%E8%A1%8C-%E5%A4%AA%E9%AB%98%E9%91%AB-%E5%9F%BA%E9%87%91%E8%B2%B7%E7%9B%A4%E9%80%BE50%E5%84%84-212407369.html)

以小弟愚見,炒這些指數換馬雖已有天時,但亦不可忽略人和。恆指11/16開始由19000水平慢慢地碌落到月尾18000附近,成交又低,基本上是買賣兩閒。跟蹤指數的基金在這兩星期中很容易就可以不動聲色、不用炒高的靜雞雞買貨,又何用在最後一日追貨?但如果是市旺的時候,基金們等極都無低吸的機會,就唯有在最後時刻高追,這樣才會將個別股票推高。